发布者: 工信部 发布时间:2022-07-27阅读次数:114
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7月26日表示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.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.4万亿元,占全球比重从22.5%提高到近30%,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,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。
王伟是在7月26日工信部举行的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”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。
王伟说,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规模优势不断巩固、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、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。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.4万亿元、3.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.8万亿元、6.3万亿元,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%左右。目前,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有445家,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306家,在增强我国制造业供给能力和产业链韧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与此同时,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。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2021年分别达到55.3%和74.7%,较2012年分别提高30.7和25.9个百分点。
王伟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将统筹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提质增效升级,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在稳投资方面,加快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,加强5G、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融合应用。在增动能方面,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。在育主体方面,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,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。在优环境方面,继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落实好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和惠企政策,努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。
我国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超10%
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表示,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.85%增加到2021年的1.54%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.3%,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。
王伟是在7月26日工信部举行的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”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。
制造业领域创新投入增加的同时,创新体系不断完善。“我们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,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。”王伟介绍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.9%提高到2021年的22.4%。
他说,在推动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,我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,以需求为导向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;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;强化创新体系建设,初步构建了多层次、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网络;强化环境改善提升,推动降低企业负担。
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在会上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将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,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,促进新技术产业化、规模化应用。
1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.9%
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7月26日表示,今年1至5月,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.9%,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。
姚珺是在7月26日工信部举行的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”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。
他说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不断缩减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,推动一般制造业领域全面开放,越来越多外资主动投向先进制造、高新技术、节能环保等领域。
对于社会关注的产业链转移话题,他表示,产业链转移是全球化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。虽然一些外资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,但总体来看,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扩大制造业高水平开放,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。”他说,一是支持外资加大在华投资,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、高新技术等领域,运用部省联动服务保障机制,全力支持重点外资项目加快落地。二是鼓励国内企业加强国际合作,做优做精一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,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。三是推动构建制造业合作伙伴关系,为制造业开放合作搭建交流平台。